这位国师,脑袋没有完全坏掉。
湖南有个秀才姓荆,叫荆茅,字贡苞,书读得没什么出息,教几个蒙童为业;人称老师,自己也觉得惭愧。久而久之,更不大敢说话,非要开口不可,必定引经据典,以示不出于一己之见。人给个外号,叫他“古人”。
那是嘉靖年间,川楚大旱,赤地千里。本县父母想尽办法找水打井、祈天降霖,而涓滴不获。不得已张贴了告示,广招能祈雨者,自凡是谁能求下雨来,都有百两银子的封赏。一向官有求于民事者,皆无此例,这一下邻里喧腾,老少哗然。荆茅听说这事,回到家中同老婆谈起,自叹没有本事,道:“这也是个名利两全之道——可惜呀可惜!我呢,是‘出门如见大宾’;县父母呢,是‘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第十二》),有一百两银子,却没那要的本事,唉!‘归与!归与!吾党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第五》)我还是给蒙童们改文章去罢!”
荆茅的老婆一听这话便道:“这有什么难的?你快上衙门里去,就说三天之内必能致雨。让县父母赶紧起坛台,好让你做法事。你就扮起了道行,端坐祭坛之上,口诵圣经,直等着老天爷下雨罢。”荆茅忙道:“‘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第七》)况且天道难知,‘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第九》)”
荆茅的老婆立刻道:“你就只管去,别说那么多。到时候真下了雨,百两银子手到擒来;雨下不来,顶多饶人一场讪笑,何罪之有?”说时作势拎着条刚从晾竿儿上取下来的干咸鱼要打,吓得荆茅夺门而出,一路嘴里停不下来地念叨:“‘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才是齐家治国之道呀!既然如此,我还是跑一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