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伤的重阳木

第11章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字体:16+-

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为伟人、名人建纪念图书馆,在国外几成风气,美国每个退休总统都有一座,中国却极少见。关于毛的这座图书馆也未能建在北京等大都市,而是在他家乡的小山冲里。我很好奇,便进去一看。

图书馆不大,实用面积只有六百八十平方米。这里只收三类书,一是毛写的书,各种选集、文集、单行本;二是毛看过和评点过的书;三是写毛的书,即各种研究毛泽东的书。馆的功能以收藏、陈列为主,兼有一点借阅,游人可免费参观。但因知道的人不多,来者寥寥,那天我去时馆内十分清静。

一般无论博物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我问接待我的刘馆长:“能不能看看你们的宝贝?”他自己先戴上一副薄薄的白手套,又递给我一副,然后让管理员捧出一个盒子。打开,是一本蓝皮黄纸的书,小三十二开本,约有一寸之厚,他说:“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是已知的历史上出版的第一本《毛泽东选集》。”1942年延安整风时党中央成立了宣传教育委员会,毛泽东是主任,王稼祥是副主任。整风过后,为了推动干部的学习,晋察冀边区请示中央宣教委会后决定编一本《毛泽东选集》,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的邓拓。邓是党内的才子,是一个好学习、好收藏、好研究问题又很有政治眼光的知识分子,他平时犹好收集毛泽东的讲话、文章。边区党委1944年1月下文件,邓三个月后就编出了这本书。现在我们看到版权页上写着,编印:晋察冀日报;发行:晋察冀新华书店;定价:三百元(边币);一九四四年五月初版。

我俯下身子仔细观察这件宝物,虽然手上也戴着一双白手套,却不敢去翻它一下,生怕碰碎那已经被岁月浸泡了七十年的薄纸。全书分为五卷,实际上是一本五卷本《毛选》合订本。解放后正式出版《毛选》合订本是**后期的事,当时是四卷合订。我记得刚看到这种合订装帧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想不到在抗日的满天烽火中就曾诞生过《毛选》合订本,而且还是五卷。看着这本小书,你会明白什么是思想的力量,什么是领袖的魅力,而书籍就是在收集思想,收藏历史。以当时的条件,毛泽东的文章不可能收齐,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只收了前两个部分。这本集子主要来源于邓拓个人的剪报资料。当时纸张奇缺,从书的封口上可以看出,纸质和色度都不一致。印装也有失误,如124页后就找不到125页。但它却有一个惊人的装帧——蓝色缎面精装。这是从地主老财家找来的缎子被面,用手工制作的,这样的精装本只做了十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本子是三年前图书馆花了三十万元从河北一个收藏者手里买来的。现在社会上还流传着另一本,品相比这本还好一点,缎面上的一朵暗花正好在封面的中心,拍卖价已经出到一百六十万元,主人还不肯出手。《毛选》的编辑出版贡献最大者有两人。一个是邓拓,在战火中编了第一本《毛选》;一个是田家英,精心保存了毛的许多手稿,是解放后《毛选》编辑的第一主力。可惜这两人在“文革”中都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