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主要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体验到的抑郁。我的第一个观点源自我在1935年发表的论点,即“偏执心理位置”(我后来命名为“偏执——分裂心理位置”)与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而且包含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一族群的固着点,而抑郁心理位置则包含了躁郁症的固着点。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的观点:偏执和分裂的焦虑以及抑郁的感觉,由于它们在外部和内部压力下可能会出现在较正常的人身上,因而可以追溯到这些早期的心理位置,是这些早期的心理位置在这类情境中被再次唤醒。
在我看来,在精神分裂症族群和躁郁症族群之间经常观察到的关联,可以用存在于婴儿期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之间发展的关联来解释。偏执——分裂心理位置的特征,即被害焦虑和分裂过程会持续到抑郁心理位置,尽管在强度和形式上有所改变。抑郁和罪疚感的情绪,在出现抑郁心理位置的阶段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发展,但是根据我更新的观点,它们在偏执——分裂位置期间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运作了。两种心理位置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自我中所有的改变)就是它们都是生本能和死本能之间挣扎的结果。在较早的阶段(持续到出生后的3到4个月),由这种挣扎产生的焦虑采取偏执的形式,而尚未凝聚的自我被驱使着增强分裂的过程。随着自我强度的不断增长,抑郁心理位置产生了。在这个阶段,偏执焦虑和分裂机制减少,抑郁焦虑在强度上增加了。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之间的冲突在运作,发生的变化是由于两种本能之间融合状态的更迭。
在第一个时期,原初客体(即母亲)就已经从好坏两个方面被内化,我经常说,如果好客体没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变成自我的一部分,生命就不能继续。然而,和客体的关系在生命第一年的4到6个月会有所改变,保存这个好客体是抑郁焦虑的核心。分裂过程也改变了。开始时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分裂,同时发生的是自我和客体双方强烈的碎裂。当碎裂的过程变弱,受伤或死去的客体与活的客体之间的分离更占据主导。碎裂的减少和对客体的关注伴随着朝向整合的步伐,而整合意味着两种本能更加融合,并且是由生本能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