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幼童其实随时都准备好了去迎接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样。即便他们在刚开始分析的时候展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也必须对他们的负面移情有所准备,因为当分析触及那些与情结相关的素材时,孩子可能会迅速出现负面移情。一旦分析师捕捉到负面移情的信号,他应当令分析工作继续进行,并建立起与他本人相关的分析情境,同时在解析的帮助下溯回原始客体与情境,从而消解孩子的部分焦虑。分析师必须在某个紧要的关键点迅速地切入潜意识素材,由此打开通向孩子潜意识心灵的通道。同一种“游戏思维”(play thought)的表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重复(在彼得第一次治疗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不断变换车子的排列,把它们前后或并排排列,以及他重复让马、马车和机车彼此相撞等等),以及孩子选择玩何种游戏、其频度如何,这些都能够告诉我们这个关键点位于何处,因为我们可以从游戏内容里测量到情感反应。如果分析师错过了这个已在素材里有所反映的紧迫点,那么孩子有可能中断游戏,表现出强烈阻抗,变得焦虑甚至想要逃离。在素材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及时解析,分析师可以切断孩子的焦虑,或者将它限制在可控范围。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在自分析一开始就出现积极移情的案例。一旦出现焦虑与阻抗,或者当分析开始出现消极移情,我们就必须立即进行解析,对此我已经用充分的理由进行了说明。
解析的及时性固然重要,解析的深入性也不可或缺。如果说我们不能看轻呈现出来的素材的紧迫性,那么我们也不得忽视:我们不仅要追溯表征的内容,也要深入心灵层面,追溯与之相连的焦虑与罪疚感。在儿童分析时,倘若我们以成人分析原则为模版,首先刺探与自我和现实最接近的心灵表层,那么我们将无法建立起分析情境,也不利于减少孩子的焦虑。这一点已被实践反复验证。同样,如果只对符号进行纯粹的翻译,或者解析时只处理素材的符号化的表征,而不关心与之相连的焦虑与罪疚感,那么儿童分析也无法进行。如果解析不深入到被素材与相关焦虑激发的层面,不触及潜在阻抗最深的位置,不努力降低最暴戾最明显的焦虑,那么解析在儿童身上将毫无效果可言,只能激起更大的阻抗,而不再有消解的可能。但正如我从彼得案例抽取的片段中所试图澄清的那样,解析(如上文所述)并不能完全解决心灵深层次的焦虑,但也不会限制心灵表层(虽然它能很快刺入深层)的分析工作,即儿童自我及其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在儿童分析中,儿童与现实的关系的建立,以及更强大的自我在他们身上出现,是随着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逐步实现的,这是分析的结果而非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