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文是弗洛伊德关于压抑问题的专论。其中对压抑的本质、原因、结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文和《论潜意识》、《有关移情的观察报告》等15篇论文,均系心理玄学方面的专论。它对领会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和防御机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能冲动的变化之一是在抵抗(resistances)中使冲动不起任何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在某些条件下,冲动便进入了“压抑”(repression)[Verdr ngung]状态。如果问题是在于外在刺激的运作(operation)上,所采取的适宜方式无疑便是逃避(flight)。然而,对冲动而言,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自我(ego)无法逃避自己。此后,反抗本能冲动的较好方式便是拒绝(rejection),它是建立在判断(judgement,原文中对该词的注解为condemnation)的基础之上的。压抑是谴责(condemnation)的前期表现,处在逃避与谴责之间。关于压抑的明确阐释在精神分析之前是未曾有过的。
从理论上对压抑做出分析并不容易。本能冲动何以会有这种变化呢?这种变化的发生显然是有一定的必要条件的,即本能目的的实现应产生不愉快而不是愉快,而这种可能性却又很难想象。从来没有这样的本能:本能的满足总是愉快的。我们必须设想出一些特殊情形,有些过程使愉快性满足变成了不愉快。
为了更好地对压抑做出界定,让我们讨论一下其他的本能情形。有时候,有些外在刺激变成了内在的。比如,当饮食过度而伤害了某些器官时,一种新的兴奋源便产生了,并导致紧张度的增强。这种刺激与本能是十分相似的。我们这方面的经验可以用疼痛说明,不过,这种“假本能”(pseudo—instinct)的目的仅在于中止器官的改变及相伴的不愉快,疼痛的中止不可能获得其他的直接愉快。此外,疼痛具有强制性(imperative),要去除疼痛必须改变受伤的器官或克服心理伤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