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
此篇是2003年10月1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讲座的记录稿。文学馆搞了一个系统介绍《水浒传》的讲座,分若干讲。分别由不同学者担任主讲,由傅光明先生主持。后来这个系列讲座似乎在央视“百家讲坛”播过。
傅光明:《水浒传》写的是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绿林豪杰,劫富济贫也好,打家劫舍也好,仗义疏财也罢,都难免很顺理成章地带上了江湖气,《水浒传》确实也创造了很多的江湖话语。《水浒传》的江湖意识从何而来?它所传达的又是怎样一种思想观念?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学泰先生,请他为我们演讲,“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大家欢迎。
王学泰:我今天讲的《水浒传》是中国最早的通俗长篇小说之一,所探讨的是一个古代文学问题,但是,水浒问题也是非常当代的问题。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曾经讲过,现在人们还喜欢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因为社会上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什么是“三国气”和“水浒气”呢?考查鲁迅先生的意思,就是指“流氓气”。“流氓”这个词,现在有明确的贬义,而且内涵和外延也都不很清晰,为了减少争议,我在拙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指出,是“游民气”,或说游民性格和游民意识,也就是今天我所要讲的“江湖气”。因为社会上还有江湖气的缘故,所以这些小说和由它们改编的戏曲和电视剧一些情节和情绪还能挑动许多观众内心的隐秘情结,因而受到较为广泛的欢迎。
今天我就讲《水浒传》与江湖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我最近新写的一本书叫《〈水浒〉与江湖》,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主要根据这本书的一个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