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人类,这也许是鸟类的一种本能,但由于寒冷的缘故,蓝鸲会变得大胆起来,这让我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这种畏惧是在后天形成的,在原始森林中,鸟儿并没有这种恐惧感。在这件事情上,猎手可能会深有体会。假如连续几天捕猎同一群鸽子,鸽子们会变得狂暴,很难接近;但如果去一些不常去的森林中捕猎,接近猎物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贝尔德教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这种看法。
他的一个朋友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采集标本。那个岛不大,也极少有人到过那里,所以岛上基本没受到人类的侵扰。那个人发现那里的鸟类都十分的温顺,根本无须用枪来打。他在一根绳子上打了一个活结,将结套在它们的脖子上,就能抓住它们。有时候,这种计谋也用不上,直接用手抓就可以了。岛上有一种嘲鸫,完全不认生,反而让人觉得有些讨厌。它在标本收集者的书房中跳来跳去,将他的笔和纸弄得满地都是。那个人在岛上收集到十八种标本,其中十二种是那个岛独有的。
梭罗曾经写到,在缅因森林中,加拿大鸫有时会和伐木工人一起进餐,它们直接从工人的手中索取食物。现在,鸟类也许已经将人类视为它们的天敌之一,但客观地说,人类文明对于鸟类的繁衍还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点在那些小的种类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人类的到来,带来了苍蝇与昆虫,带来了新的植物和种子,这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百灵与雪鹀,它们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物。在我们熟悉的鸟类之中,很多都生活在田野中,森林对于它们来说太过陌生。
受到人类的影响,很多鸟类的生活习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在欧洲,麻雀已经被驯服,在我们这里,崖燕也不在岩壁上居住,而是在屋檐下或农舍等地方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