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
为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号,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的喜好之一,书房的雅号往往寄托了作家的兴趣、志向和追求,“二月庐”就是闻一多为湖北浠水老家的书房取的别名。闻一多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每年暑假都回到老家,在家中埋首苦读两个月,“二月庐”由此而来。诗人对“二月庐”的记忆和想象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柳荫下睡着一口方塘;
聪明的燕子──伊唱歌儿
偏找到这里,好听着水面的
回声,改正音调底错儿。
燕子!可听见昨夜那阵冷雨?
西风底信来了,催你快回去。
今年去了,明年,后年,后年以后,
一年回一度的还是你吗?
啊!你的爆裂得这样音响,
迸出些什么压不平的古愁!
可怜的鸟儿,你诉给谁听?
那知道这个心也碎了哦!
闻一多青年时代求学于清华,在这所留美预备学校里读书,闻一多的兴趣点更多的集中在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读诗写诗论诗,是他乐此不疲的事。回到二月庐,手执书卷,在山光湖水的掩映下,诗人更从容地埋首自己所喜好的古籍。闻一多在“二月庐”读得最多的是中国的历史、古代的诗歌,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从《二月庐漫记》中可窥见一斑。
可是二月庐的生活并不是与世隔离的,西风送来的外面的信息,给诗人内心平添了无形的烦恼。尽管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诗人并不排斥接受外面的世界,钟爱传统文化的同时,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同样吸引着他。可是他所挚爱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质疑的命运。诗人将心情投射到燕子的身上,燕子的歌唱无人愿听,诗人的心情无人理解。至此,整首诗的情感已然发生转变,前面部分的温馨和宁静消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借燕子这一形象得到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