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随时都要考虑战后和平问题
希特勒与拿破仑一样,对于大战略的较高层次,缺乏适当了解。作战随时都要考虑战后和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这个人不仅应该是战略家,还应是一个领袖和哲学家的综合体。因为(战略往往和道德对立——兵者,诡道也——但是大战略具有与道德暗合的趋势)在任何变化中,都始终不忘其最后目标。
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化为一个词:集中。集中是有计划的分散的结果
关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战略论》说得最透: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化为一个词:集中。即集中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要对付敌人的弱点,就要先使敌人分散;要使敌人分散,你就要先分散一部分去引诱他。所以程序是:你分散—他分散—你集中。集中是有计划的分散的结果。
胜利者每每产生保守的思想或者吃得太多,遂成为下一次战争的失败者
“二战”时法军输给德军,弱点并不在数量上或素质上,而在于理论的落后。他们的思想远不如对方那么先进,根本不曾跳出“一战”的模式。历史上这样的例证实在是不胜枚举:胜利者每每产生保守的思想,遂成为下一次战争的失败者。
胜利者的另一个问题是吃得太多,以至于自己消化不了。希特勒曾经如此接近成功,但他的政策只能让人畏威,而不能让人怀德,所以他最终无法征服欧洲。
不能只聚焦于战争胜利这一眼前目标,要对战后有大战略
“二战”获得“伟大胜利”,不过李德·哈特批评同盟国领袖是短视的,只是聚焦于战争胜利这一眼前目标,没有制定战后的大战略,只固执地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没有帮助德国主和派推翻希特勒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