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苔丝

51 雨夜凄迷

字体:16+-

旧历圣母节前夜终于到了,这是一年之中特殊的日子,整个农业界在这一天狂热迁移。这一天是合同履行期满的日子;与此同时,圣烛节签订的、来年要履行的田间劳动合同,也要从这一天开始。那些不愿意继续留在老地方干活的劳工——或者叫劳力,自古以来,他们都称自己为劳力,劳工这个字眼儿是从外面的世界传进来的——就要搬到新的农场上去。

从一个农场迁移到另一个农场的劳工,每年都在增加。苔丝的母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马泺村一带大多数庄稼人,一辈子都老老实实待在同一个农场上干活,而且这些庄稼人的父辈、祖父辈,世世代代都以这个农场为家;但近些年来,愿意每年搬迁挪地的达到了**。年轻家庭搬迁流动,都愉悦兴奋,或许这是个好事。这些年轻家庭总是抱怨,都觉得自己住在埃及,远远看着埃及的人家却总认为埃及是个福地,而一旦住进了埃及,又开始抱怨住在埃及,因而他们就这样不停地搬来搬去,折腾个不停。

然而,乡村生活中所有这些突变令人目不暇接,究其原因,却并不完全是因为农业界本身的不稳定。农村人口在继续外迁。从前,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阶层与庄稼人并肩谋生活,这些人极有情趣、博闻广识,比起种地务农的庄稼人略高一等,这些人包括木匠、铁匠、鞋匠、小商小贩,还有一些不耕田种地且又不好分类的,苔丝的父母就属于这个阶层。这些人目的固定,职业稳定,有的和苔丝的父亲一样,是终身保产者,有的是公簿持有农,偶尔也有小自由持有农。但是他们长期租住的房屋一经到期,就很少再租给他们这些人,除非农场主绝对需要这些房屋给他的雇工住,不然大部分房屋就会被收回拆除。那些住在农村但不下地耕作的住户,都不大受待见,于是有些人就被迫搬走了,留下来的人,生意也就不好做了,也只好跟着走了。这些家庭是旧式乡村生活的主体,保留着昔日乡村生活的传统,现在只好逃到人烟稠密的大地方去寻求庇护,另寻出路了。这种情形,统计学家幽默地称之为“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趋势”,这种趋势,其实与本应顺势向低处流的水,却由于机械外力而向上逆流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