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童分析的故事

序言

字体:16+-

我在本书中所呈现的个案史主要有几个目的。首先,我希望能够更详尽地阐述我的分析技巧。透过大量的分析记录,读者能够观察到我的诠释在之后的素材中如何获得印证,也得以窥见分析过程中的每日变化与延续性。再者,分析的细节也能够厘清并支持我所提出的概念。在每次晤谈记录的结尾,读者都可以看到我对于理论与技巧的评论。

我在《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仅能摘录部分观察和诠释。由于该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未被探究的焦虑内容和防卫提出一些假设,所以未能完整地呈现我所使用的分析技巧,特别是我一贯使用的移情诠释。不过,我认为《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所提到的主要原则依然是有根据的。

本书《儿童分析的故事》中描述的分析个案虽然只进行了九十三次晤谈,而且仅仅为期约四个月,但由于这个孩子的态度出奇地配合,使我得以进行深入的分析。

我做了相当大量的记录,但当然无法完全确定记录的先后顺序,亦无法逐字逐句地将病人的联想及我的诠释抄录下来。在叙述个案素材时,通常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要提供逐字逐句的记录,分析师就必须在晤谈过程中做笔记,然而,这么做会严重干扰个案、打断自由联想的流畅度,也会让分析师分心。取得逐字记录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使用录音机;不论录音机是不是隐藏式的,我都认为这个方法完全违背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在分析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听众的存在。我相信,一旦个案开始怀疑有录音的情事(潜意识的洞察力是相当惊人的),他的言语和行为绝对会与和分析师独处的情况不同;而分析师在有听众的情况下,也不会像与个案独处那样以自然而直觉的方式诠释。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确信在每次晤谈过后立即做笔记的方式,最能够完整地呈现逐日变化以及分析的历程。因此,即使在上述提及的各项限制之下,我仍在本书中忠实地叙述我的分析技巧及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