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虽然不相见

这里还有我们

字体:16+-

我们不是智慧的老人,我们是**的孩子。

国辰:

杂志书最后定名《我们》我觉得挺好的,朴实又聚众。但这个“我们”到底会是谁呢?

“有一种人,越是在风雨如晦的时候,心灵越是宁静。他能穿透所有的混乱和颠倒,找到最核心的价值,然后就笃定地坚持。”

在从拉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读到龙应台先生《大江大海》一书里的这一句话。穿过稀薄的空气与暴烈的阳光,它重重地击中了我,它为我三个多月以来的思考一锤定音——《我们》,就要做这一种人。

当下的中国社会,既清流曲折,亦有浊流洄绕;既生机盎然,亦有腐败枯朽;既源源创造,亦有过度消耗;既大梦初醒,亦有虚妄再造;既佛光普照,亦有魔王圈套。这种种外相下的实相是什么?这种种因缘之后的因果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

但是我们相信,一切的集体现象,都有着个体的渊源,个人的业力决定了社会的共业,个体意志影响了集体意识。

我们相信,只要勇敢而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深处,就能到达一切人的所来之处,照见一切人的本来面目。

我们相信,所谓本来面目,就是人的基本良善。我们相信光明,相信光明一直都在。

所以我们决定,从个体生命体验与实证出发,用出发的决心与意志回归,回归心灵的原乡。

要想穿透所有的混乱与颠倒,回到那个无须造作的、正常而圆满的状态,我们却要先做很多很多,无法一一陈述,甚至无法一一了解。但是我们决定不做的有:

我们不以自己为标准而批判他人,我们不试图建立唯一标准,而宁愿相信一心一世界,尊重多元,尊重异己。

我们不因清醒而愤怒,我们宁愿因为清醒而悲悯,因为真正的清醒不是看到世间的乱象,而是看到世人的迷茫与觉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