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探索思考
相较于文人墨客常有的“悲秋”情绪,庐隐先生却对秋表现出无限喜爱,在本文中,她毫不掩饰自己对秋的赞美,更发出“愿秋常驻人间”的感叹,究竟秋带给她如何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在这篇散文中寻找答案。
阅读批注
提到秋,谁都不免有一种凄迷哀凉的色调,浮上心头;更试翻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歌咏中,也都把秋染上凄迷哀凉的色调,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1
1 欲扬先抑
作者先点出秋带给世人的普遍印象,并用李白的诗加以佐证。这里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作者对秋的赞美和喜爱暂时按下,目的是在揭示后文的情感时形成波澜起伏的效果,造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阅读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柳永的《雪梅香辞》:“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周密的《声声慢》:“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这种凄迷哀凉的色调,便是美的元素,这种美的元素只有“秋”才有。也只有在“秋”的季节中,人们才体验得出,因为一个人在感官被极度的刺激和压轧的时候,常会使心头麻木。
故在盛夏闷热时,或在严冬苦寒中,心灵永远如虫类的蛰伏。等到一声秋风吹到人间,也正等于一声春雷,震动大地,把一些僵木的灵魂如虫类般地唤醒了。2
2 对比
作者将盛夏和严冬与秋天对比,说明夏天或冬天都因气候过于极端使得人“心头麻木”,而秋的温和反而让淡淡的凄迷哀凉更加突出,更容易被人们体验得到。这种对比的手法凸显了秋的不同之处,解释了作者喜爱秋的原因。
灵魂既经苏醒,灵的感官便与世界万汇相接触了。于是见到阶前落叶萧萧下,而联想到不尽长江滚滚来,更因其特别自由敏感的神经,而感到不尽的长江是千古常存,而倏忽的生命,譬诸昙花一现。于是悲来填膺,愁绪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