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跟着中文大师学写幽默感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字体:16+-

老舍

探索思考

马宗融先生是老舍先生的另一位文友。文章标题向我们暗示着马先生的“时间观念”是与众不同的,值得专门来写一写。以“时间观念”为题材的文章比较少见,我们可以看看老舍先生从什么角度来写。

阅读批注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1

1 侧面表现,提示中心

本文从“时间观念”这个主题入手,记述了马宗融先生的一些趣事。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说“马宗融先生缺乏时间观念”,而是用“手表”这一象征时间的事物从侧面进行表现,引出主要内容。马先生的手表“是一个装饰品”,意味着对马先生来说,时间不重要。

来重庆,他多半是住在白象街的作家书屋。有的说也罢,没的说也罢,他总要谈到夜里两三点钟。假若不是别人都困得不出一声了,他还想不起上床去。有人陪着他谈,他能一直坐到第二天夜里两点钟。表、月亮、太阳,都不能引起他注意到时间。

比如说吧,下午三点他须到观音岩去开会,到两点半他还毫无动静。“宗融兄,不是三点有会吗?该走了吧?”有人这样提醒他,他马上去戴上帽子,提起那有茶碗口粗的木棒,向外走。“七点吃饭。早回来呀!”大家告诉他。他回答声“一定回来”,便匆匆地走出去。2

2 语言动作描写

“戴”“提”“向外走”,一系列动作连贯进行,接着突然插上两句对话,使之短暂停顿,然后“匆匆地走”,仿佛在对话部分蓄了蓄力,此时的动作就加了点速度,更紧迫了一些。行文张弛有度,节奏感强。

到三点的时候,你若出去,你会看见马宗融先生在门口与一位老太婆,或是两个小学生,谈话儿呢!即使不是这样,他在五点以前也不会走到观音岩。路上每遇到一位熟人,便要谈,至少有十分钟的话。若遇上打架吵嘴的,他得过去解劝,还许把别人劝开,而他与另一位劝架的打起来!遇上某处起火,他得帮着去救。有人追赶扒手,他必然得加入,非捉到不可。看见某种新东西,他得过去问问价钱,不管买与不买。看到戏报子,马上他去借电话,问还有票没有……这样,他从白象街到观音岩,可以走一天,幸而他记得开会那件事,所以只走两三个钟头,到了开会的地方,即使大家已经散了会,他也得坐两点钟,他跟谁都谈得来,都谈得有趣,很亲切,很细腻。有人刚买一条绳子,他马上拿过来练习跳绳——五十岁了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