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探索思考
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曾说: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我国也把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俨然,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那怎样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呢?请认真聆听林语堂先生给出的思考。
阅读批注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1
1 开篇点题,直截了当
怎样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作者开篇便指出,如果一个人有鉴赏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能明辨善恶,即使他没有学富五车,也能称得上真正的受过教育了。
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里塞满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对于俄国或捷克的时事极为熟识,可是他们的态度或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交集会里碰到这么一个人,真是再气煞人也没有的事了。
我曾碰见过这种人,觉得谈话中无论讲到甚么话题,他们总有一些事实或数字可以提出来,可是他们的见解是令人气短的。2这种人有广博的学问,可是缺乏见识或鉴赏力。博学仅是塞满一些事实或见闻而已,可是鉴赏力或见识却是基于艺术的判断力。
2 举例论证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只会罗列知识,而缺乏观点或见解的人,真是“令人气短”,也从侧面说明了知识鉴赏力的重要性。
中国人讲到学者的时候,普通是分为学、行、识的。对于历史学家,尤其是以这三点为批评的标准;一部历史,也许写得极为渊博,可是完全没有见识,在批判历史上的人物的事迹时,作者也许没有一点独出心裁的见解或深刻的理解力。要见闻广博,要搜集事实和详情,乃是最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许多事实,我们要将之塞满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选择重要事实时所需要的见识,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这要看个人的观点如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