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探索思考
大学是什么?它是知识和思想的集聚地,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精神殿堂,是儒家著作《大学》中阐发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季羡林老先生不惜花费九年时间在大学潜心研学,他以散文式的文笔、议论文式的严谨告诉我们:“上一次大学”是多么必要而珍贵!
阅读批注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
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
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1
1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关于“要不要上大学”的假命题,作者曾经被两个答案左右。但最后,他用“仍然”“偏偏”等字眼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论点:大学还要上,知识还要学,而且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在写议论文时,关于论点的提出,一定要非常鲜明,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我们不是提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发扬爱国主义吗?这一套天书确实能同这两句口号挂上钩。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日本梵文研究的泰斗中村元博士在给我的散文集日译本《中国知识人の精神史》写的序中说到,中国的南亚研究原来是相当落后的。可是近几年来,突然出现了一批中年专家,写出了一些水平较高的作品,让日本学者有“攻其不备”之感。这是几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实际上,中国梵学学者同日本同行们的关系是十分友好的。我们一没有“攻”,二没有争,只是坐在冷板凳上辛苦耕耘。有了一点成绩,日本学者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觉得过去对中国南亚研究的评价过时了。我觉得,这里面既包含着“弘扬”,也包含着“发扬”。怎么能说,我们这一套无补于国计民生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