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衡给青少年的成长书(全两卷)

在欧洲看教堂

字体:16+-

外国人说在中国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中国人在欧洲旅游则是“白天看教堂,晚上中餐馆”。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反映出相互的陌生与不理解。我在初接触教堂时总有一种怪异、神秘的感觉,不愿多看,也不愿细想。但是在欧洲,几乎一抬头就见教堂,主人一安排参观名胜,就是教堂,就像我们出门见绿树、做客必饮茶一样平常,你想摆脱也摆脱不掉。这次到意大利访问,又勾起了许多关于教堂的联想。

基督教的起源在公元一世纪。那时,现在的意大利一带连年征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就有救苦救难的基督出现。这也算顺乎民心,是小民幻想和憧憬的表现。算到现在已有两千年,比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还要老。

什么东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资格,有了说法,有了附会、寄托和蕴藉。比如一棵老树,虬枝拂云,浓荫蔽日,有风吹鸟衔的种子落在糙皮枝缝间,又生出些杂花绿草,甚而树上再长出一棵树。树枝上噪暮鸦,枯洞里宿野狐。有好事者就来附会鬼仙,寄托精神,披红献祭,焚香顶礼,它就成了一棵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树。但这必须是老树,越老、越枯、越怪就越好,亭亭小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我把欧洲的教堂就比作这样一棵树,你总能从它身上读出许多树以外的东西。树的主干是政治,是哲学,是世界观。本来一种宗教就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并又依此有了对现实世界的做法。当我在梵蒂冈参观时,立即感到它对世界的影响和干预。

那天正赶上一个月末的星期日,每月只有这一天梵蒂冈宫才对外开放。我们去得早,圣彼得堡外广场上还没有什么人,我环顾四周,隐隐感到一种王气、霸气。这里虽是宗教建筑,但绝没有五台山、峨眉山上绿树映古寺的世外之感,也没有灵隐寺里青烟绕红烛的世俗之情。教堂的正面八根大理石柱巍然矗立,就差没有盘龙在上了,而宽敞的台阶,深幽的门庭,简直就是一座君临天下的皇宫大殿。殿的左右两侧伸出两个弧形的石柱长廊,作环抱状,揽着一个广场,有囊括宇内、怀抱四海之势。这种建筑构思哪里是消极出世的宗教,简直就是积极入世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