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的不如旋的圆”,这是我的家乡农民常说的一句俗话,意即你办事要开窍,不要用死力气。用现在的话说,要减少盲目性,跳出误区。比如你要做一个木球,可以用斧子慢慢地去砍,但总不如在旋刀下飞快地一旋,便又光又圆。我在孩童时就听到这句话,现已过花甲之年还常常想起,可见真理总是颠扑不破,历久弥新。
过去我当记者时经常碰到一些热心写稿的通讯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写稿、投稿,甚至不远千里来报社送稿,但命中率极低。有的虽已白发苍苍,还是乐此不疲。后来又碰到一些多少有点权力的干部,将自己的讲话、随感、日记,甚至文件汇集,一本一本地出书,以为这样就有政绩,有名气。这正是用斧子砍制一个木球。
砍和旋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跳出自我,敢于革新,就隔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就是质的飞跃。
由砍到旋首先是方法的革命。成语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是讲意志、恒心,你真的用绳锯木、水穿石,这要等到何年何月?方法不变,隔靴搔痒。往大了说,工具和方法是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往小了说,工具和方法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助推器,是他的生存力。
其次,由砍到旋是知识的跃升。你为什么只知道闷头砍,是因为你没有新知识,抱残守缺,还自鸣得意。如计算一道天文数字的大题,人家用计算机算,你却用手算、珠算,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能这样。在别人看来很无聊的文字,你却在津津有味地写,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审美知识,不知道什么叫好,总在一个低标准上重复。
第三,由砍到旋是规律的掌握,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一个掌握了规律和理论的人,一下子就能从根本上判断出这件事该干还是不该干。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痴迷着制造永动机,而科学家只需用“能量守恒”四个字就将此事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