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衡给青少年的成长书(全两卷)

一瓢水流过千年

字体:16+-

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有个稼轩乡,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号稼轩的那个“稼轩”。辛弃疾当初起这个号,就是准备到农村去种地的。他“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但是生于乱世,他先以救国为重,拼搏了前半生后,不受朝廷重用,他带着满腹的郁闷、惆怅,到铅山来过农家日子。他喝酒、交友、访山林。一日访得一处泉水,不大(还没有半个网球场大),形如一个水瓢,就给它取名“瓢泉”。他在这瓢泉边一徘徊蹉跎就是二十多年,真是岁月磨尽英雄老,一个把栏杆拍遍的壮士,就这样终老山林。他一生有词作六百多首,而“瓢泉之作”竟占了两百二十五首。其中有一首《洞仙歌》,以无比欣喜之情记叙了这个泉的发现: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能来否?

瓢泉的发现还真成了辛弃疾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两年后的一一九三年,他从福建任上再次被撤职,就干脆在泉边起房架屋,把家搬到这里,从此再没有离开过。

那天我去采访时,乡党委书记自豪地说,我这里是中国第一词乡。我说历史上词人的家乡多了,何见得你就是第一?他说有四条理由,没有人敢比。一、乡以词人之名命名;二、在本乡八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竟留下辛词两百多首,占词人全作的三分之一;三、我们继承这份遗产的力度最大。

我说,前两条是硬件,全国确实没有第二家可比,唯这第三条值得商榷。书记不急,领我看他的乡政府办公小院,从院墙再到一楼、二楼、三楼,粉壁墙上浓墨淡彩,不是辛词便是辛词的画意。等到落座,他竟将辛南渡后的每一个节点、每一首词的创作时间讲得清清楚楚,当说到某首词时就背得滚瓜烂熟。真让我们这些自命为文人的人汗颜。我说你是个“真辛粉”。他说,在稼轩乡随便摸个人头都是辛粉。今年春节,乡机关并家属举办本乡的春晚,有一节目是比赛背辛词。一口气背三首者小奖,十首者中奖,一百首者大奖,奖品是笔记本电脑。还真有人抱走了电脑。我说还有第四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