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浮世绘不仅限于木刻版画。师宣[29]、政信[30]、怀月堂[31]等画家,在版画之余,也绘制了许多肉笔画[32],鸟居清信[33]专门绘制役者绘的版下[34],相对地,宫川长春[35]则专门描绘肉笔美人画。我们大概可以确定一件事,当时的浮世绘分为肉笔派及版下派等两大流派。然而,到了明和二年[36],铃木春信[37]首度发明精细的木刻版彩色印刷法,自此,浮世绘的杰作多半都是版画,而肉笔画的制作,除了湖龙斋[38]、春章、清长[39]、北斋等人的某些作品之外,并未获得太多的赞赏。浮世绘的肉笔画比不上木刻版印刷的原因,多半是色彩的调和。就木刻版印刷而言,那是工艺制作必然的结果,形成了特殊的色调,各色犹如旋律般和谐,阴错阳差下,画面的空气自行酝酿情感;至于肉笔画,朱色、胡粉色[40]、墨色等颜料都各自独立,生硬的色彩只会形成杂乱的画面。此非画家之罪,而是日本画原料的缺陷。看看目前各家的作品,木刻版彩色印刷已有长足进步,在红绘[41]的时代,版下画家经常仰赖肉笔画作为上色的规范,后来,情势逆转,肉笔画反而模仿木刻版画的色彩。龚古尔[42]评论歌麿的蚊帐美人挂轴时,认为绿色蚊帐与黑色女子腰带的用色方式,与版画如出一辙。肉笔画不及木刻版画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构图。自春信之后,木刻版画描绘的人物,一定都有背景,形成浑然一体的画面,再配合浅淡的底色,引导出温柔的美妙感情。于是,这一点成了肉笔画完全比不上的部分。试着比较目前的土佐、狩野、圆山各派[43]的作品与浮世绘,浮世绘肉笔画有种东方固有审美观的趣味,其笔力及墨色的格调,地位绝非最高。然而,木刻版彩色印刷却拥有无可撼动的独特价值。浮世绘的特色在于版画,版画的特色在于柔和的色调。因此,浮世绘足以跟欧洲的艺术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