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久弥新的名家名篇(全5册)

等待(其二)

字体:16+-

阅读指导

这首诗写于1944年3月,正是抗战最后的胶着时期。日本貌似强大,但外强中干,中国人民正在凝聚着自己的反击力量。黎明之前都是最黑暗的时候,所以,此时的诗人也在急切地盼望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表达这种心情,他分别写下了两首以《等待》为题的诗,抒发自己那种翘首以盼的心情。诗中充满了悲愤的力量,对于胜利抱有殷切的期望,对于惨淡的现实有着坚忍的力量,并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你们走了,留下我在这里等,

看血污的铺石上徘徊着鬼影,

饥饿的眼睛凝望着铁栅,

勇敢的胸膛迎着白刃,

耻辱黏住每一颗赤心,

在那里,炽烈地燃烧着悲愤。

诗的开头,好像是诗人在抱怨,用虚写的角度描绘了在日军统治下的生活。但是在最后两句点名了诗人真正的态度,他的“赤心”里“燃烧着悲愤”。

诗人在沦陷区中选择做一个“证人”,这表明了诗人的态度,绝不附逆,决不屈服。

把我遗忘在这里,让我见见

屈辱的极度,沉痛的界限,

做个证人,做你们的耳,你们的眼,

尤其做你们的心,受苦难,磨练,

仿佛是大地的一块,让铁蹄蹂践,

仿佛是你们的一滴血,遗在你们后面。

没有眼泪没有语言的等待:

生和死那么紧地相贴相挨,

而在两者间,颀长的岁月在那里挤,

结伴儿走路,好像难兄难弟。

等待是非常痛苦的,诗人将自己在香港时期被捕入狱的生活进行了提炼,写出了等待的艰辛。

冢地只两步远近,我知道

安然占六尺黄土,盖六尺青草;

可是这儿也没有什么大不同,

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

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

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