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学研究十八篇

翻译文学与佛典

字体:16+-

一、佛教输入以前之古代翻译文学

翻译有二:一、以今翻古,二、以内翻外。以今翻古者,在言文一致时代,最感其必要。盖语言易世而必变,既变,则古书非翻不能读也,求诸先籍,则有《史记》之译《尚书》。今举数条为例:

《尚书·尧典》

钦若昊天。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

《史记·五帝本纪》

敬顺昊天。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尧曰:“谁可顺其此事者?”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沩汭,如妇礼。

此种引经法,以后儒眼光论之,则为擅改经文;而司马迁不以为嫌者,盖以今语读古书,义应如此,其实不过翻译作用之一种,使古代思想融为“今化”而已。然自汉以后,言文分离,属文者皆摹仿古言,译古之业遂绝。以内译外者,即狭义之翻译也。语最古之译本书,吾欲以《山海经》当之,此经殆我族在中亚细亚时相传之神话至战国秦汉间始写以华言。故不独名物多此土所无,即语法亦时或诡异;然此不过吾个人理想,未得确实佐证,不能断言。此外古书中之纯粹翻译文学,以吾所记忆,则得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