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论》八十二卷(第一译,不全)
北凉浮陀跋摩、道泰同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第二译)
唐玄奘译
一、《大毗婆沙》之结集
《毗婆沙》,译言广说,或言广释。藏中以《毗婆沙》名书者五种,除上列二种外,尚有尸陀槃尼之《鞞婆论》、法救之《五事毗婆沙论》、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而此《阿毗昙毗婆沙》,则同本异译,凡佛学家泛言《婆沙》者,皆指此也。
《大毗婆沙》所广释者何?即释迦旃延之《发智论》也(今本每卷末皆有“说一切有部发智”七字)。然此非私家著述,乃当时佛教正统派(说一切有部),以团体之公意,受时主之保护,经正式的公开研究,用极郑重之形式,泐为大典,史家名之曰“第四结集”,与迦叶、阿难之结集三藏,视为同等之大事业,故研究斯论之成立渊源,实佛教史上一重要关目也。《婆沙》结集之史料,详见于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之条,其文曰:
犍驮罗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案:此年代有误说,详下)。机务余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而诸异议部执不同,王用深疑。时胁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盾。”时王闻已,悲叹良久,谓尊者曰:“敢忘庸鄙,绍隆法教,随其部执,具释三藏。”胁尊者曰:“大王留情佛法,是所愿也。”王乃宣令远近,召集圣哲。于是四方辐辏,得四百九十九人。王欲于本国(案:指犍陀罗),苦其暑湿。又欲就王舍城大迦叶波结集石室,胁尊者等议曰:“不可,彼多外道,异论纠纷,酬对不暇,何功作论?众会之心,属意此国。”(案:指迦湿弥罗)令曰:“允谐。”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案:自犍陀罗至迦湿弥罗),建立伽蓝,结集三藏,欲作《毗婆沙论》。是时尊者世友,户外衲衣,诸阿罗汉谓世友曰:“结使未除,勿居此也。”于是世友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义,咸取决焉(案:世友事不可信,说详下)。是五百贤圣,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释素缆(经)藏。次造十万颂《毗奈耶毗婆沙论》,释毗奈耶(律)藏。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六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悬诸千古,莫不穷其枝叶,究其浅深。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不函缄封,建窣堵波,藏于其中,不令异学,持此论出,欲求习学,就中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