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
贺岭峰 译
戴淑艳 校吕 俊 修订
按语
本文是在《释梦》(1900)巨著出版11年后发表的。它不是探讨有关释梦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专门研究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如何运用释梦的艺术问题。在治疗中反对设定“有意识目标”和“为释梦而释梦”,强调“偶然性”和“潜意识”指导的价值。
创办《精神分析导报》[354]不只是为帮助读者了解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以及发表短篇论文,它的目标也在于就已有知识向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提要,并为分析实践的初学者提供恰当的指导,以节约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今后带有指导性和有关技术问题的文章,即使不包含新的问题,本刊亦予发表。
我这里要探讨的不是有关释梦的技术性问题:既不是释梦的方法,也不考察这种解释的用途,而只探讨分析者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中应怎样运用释梦艺术。其中无疑有多种不同的起作用的方式。但关于分析中技术问题的答案从来就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好的方法不只有一种,但坏的方法却有许多,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即使不能决定去赞同哪种特定的方法,也不会毫无启发意义。
任何从释梦转向分析实践的人都会对梦的内容继续怀有兴趣,并乐于尽可能充分地解释与患者有关的每一个梦。但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正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下工作,而且如果要将自己的意图付诸实施,便会陷入与最迫切的治疗任务的冲突之中。即使是患者第一个梦被证明非常易于做出初步的解释,但随即就会出现其他的梦,又长又隐晦,以至于其完整的含义无法在当天有限的治疗时间中抽取出来。如果医生随后几天中继续这种解释工作,这其间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梦,这些梦就不得不被搁置一旁,直到他认为对最初的梦已做出了最终的解释。梦的生成有时是如此丰富,而患者对梦的理解又如此犹豫不决,致使分析者产生一种怀疑,认为以这种方式所呈现的材料可能仅仅是患者抵抗的表现,而这有助于发现这种方法无法完全把握所呈现的东西。而且,这时的治疗会远落后于现在,并失去与现实的接触。与这种技术相反的规则是,在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者要时时对病人心灵的表层保持警醒,他应该知道情结和抵抗此时在患者身上非常活跃,而患者对它们的意识反应则制约着他的行为。为释梦而牺牲治疗目标是完全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