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正在为拆掉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而弄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时,山西大同却悄悄地落成一座梁思成纪念馆。这是我知道的国内第一座关于他的纪念馆,没有出现在他拼死保护的古都北京,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祖籍广东,却坐落在塞外古城大同。我当时听到这件事不觉大奇。主持城建的耿彦波市长却静静地回答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30年代梁先生即来大同考察,为古城留下许多宝贵资料,这次古城重建全赖他当年的文字和图录;二是解放初梁先生提出将北京新旧城分开建设以保护古都的方案,惜未能实现。六十多年后,大同重建正是用的这个思路。”大同人厚道,古城重建工程还未完工,便先在东城墙下为先生安了一座住宅。开馆半年,参观者已过三万人。
梁思成是古建专家,但更不如说他是古城专家、古城墙专家。他后半生的命运是与古城、古城墙连在一起的。1949年初解放军攻城的炮声传到了清华园,他不为食忧,不为命忧,却为身边的这座古城北平担忧。一夜有两位神秘人物来访,是解放军派来的,手持一张北平城区图,诚意相求,请他将城内的文物古迹标出,以免为炮火所伤。从来改朝换代一把火啊,项羽烧阿房,黄巢烧长安,哪有未攻城先保城呢?仁者之师啊,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标图的手在颤抖。这是他一生最难忘的一幕。
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房子却没有留下怎么盖房的文字。一代一代,匠人们口手相传地盖着宏伟的宫殿和辉煌的庙宇,诗人们笔墨相续,歌颂着雕栏玉砌,却不知道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是怎么样造就的。梁思成说:“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及演变之结果。这个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建筑情形相似。这些无名匠师,虽在实物上为世界留下许多伟大奇迹,在理论上却未为自己或其创造留下解析或夸耀。”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国内发现了一本宋版的《营造法式》,但人们不懂它在说些什么。大学者梁启超隐约觉得这是一把开启古建之门钥匙,便把它寄给在美国学建筑的儿子梁思成,希望他能向洪荒中开出一片新天地。梁思成像读天书、破密码一样,终于弄懂这是一本古代讲建筑结构和方法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