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生必读经典(套装全7册)

一篇少见的推理散文

字体:16+-

陈望道同志所著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曾节选了三十年代散文家夏丏尊译、日本散文家高山樗牛著的一篇散文《月夜的美感》(1980年出版的《陈望道文集》中此篇已被换掉),这是一篇少见的推理散文。

人类的思维方式大致有两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前者严密,滴水不漏;后者生动,活龙活现。科学家的思维一般认为是逻辑思维,那严格的推理论证,使你不得不相信他的结论,承认他的结论。他那道理是可以明明确确地讲出来,让你听得懂的。文艺家的思维,一般认为是形象思维。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使你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你好像看到了,听到了,但实际上又没有看到,没有听到。其中的形象、意境、感情只能靠读者去体会,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事实上这两种思维是不可截然分割的。科学家也在使用形象思维,据说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日子里,一夜梦见一条蜷曲的蛇,醒而想到周期序列。本来文学家使用的语言离不开逻辑,但文学却大都是靠形象来表达的。即以这篇散文中所说的月色而论,古今中外已写得很多很多了。苏东坡写江面之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张先写花间之月:“云破月来花弄影”,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是“薄薄的青雾”,是“笼着轻纱的梦”。在浩瀚的文海中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关于月的章句,他们无论怎样直写、侧写、比喻、描摹,但都可归成一类:靠形象来表达月色的美。你读一篇文章感到这月是一种美,再读一篇文章感到这月又是另一种美,那么若要问一个为什么美呢?这些文章只能让你去意会,却没有哪一篇再能作一个正面的回答了。而现在,《月夜的美感》却突然站出来要担此重任了。这篇散文中的月亮,像从西边升起一样,它完全是从另外的角度出发——作者决心不让你先去感觉月色之美,而是让你先来理解月色的美,在理解中再慢慢地加深感受。这里一般文人最不敢使用的逻辑思维方式,倒成了作者最得心应手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