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雨巷

戴望舒与他的诗

字体:16+-

阅读推广人 黎铮

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翻译家戴望舒先生,虽然其诗歌产量不多,但是,他依托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资源,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手法,采取法国象征派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哀婉、清新、朦胧的艺术特点,使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经过近百年的大浪淘沙,至今仍被人吟诵。

戴望舒最著名的诗歌莫过于其创作于1928年的《雨巷》,这首诗被叶圣陶称为:“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从而为诗人赢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作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不仅引领一个时代的**,更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雨巷”时期,其作品大都收录于《我的记忆》一书中,以抒写青年人的爱情与理想为主,情调低沉、阴郁。而创作于此时的《雨巷》则表现出了诗人由浪漫的抒情主义转为象征的表现手法,并且为诗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

《雨巷》之后,诗人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他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人逐渐在诗歌的创作中找到了“新的情绪和表达这情绪的形式”,从而进入了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我的记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诗人用散文化的笔触,营造了具有丰富情感的意境。其代表作《我的记忆》就呈现了诗人当时对于诗歌创作风格的大胆尝试与创新。

1938年之后,诗人避居香港,残酷的战争和多舛的命运让诗人从诗歌创作的象牙塔中走了出来,他的诗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成份,此时的代表作为《我用残缺的手掌》、《狱中题壁》等。在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风格更加平实真挚,感情悲怆雄厚,风格多变,内容广泛,显示出了诗人诗歌创作日臻纯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