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
原载于《小说月报》,创作于1928年,收录于《我的记忆》。这首诗借助一朵已经残败了的花朵之口写出了对于蝴蝶的泣诉,可见这其实是对失恋和被抛弃的命运的一种隐晦的象征。借用残花之口,诗人说出了自己对于爱情和理想的看法,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幻灭以及对于生命更替的无常表现了极强的感悟力。
寂寞的古园中,
明月照幽素,
一枝凄艳的残花
对着蝴蝶泣诉:
我的娇丽已残,
我的芳时已过,
今宵我流着香泪,
第一句诗深得古诗的意蕴,古园、明月、残花都是古诗中经常使用的意象,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
明朝会萎谢尘土。
诗人借用残花之口,写出了对于蝴蝶多情又无情的谴责。在这三节中,诗人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强化了残花的悲苦之情。
我的旖艳与温馨,
我的生命与青春,
都已为你所有,
都已为你消受尽!
你旧日的蜜意柔情
如今已抛向何处?
看见我憔悴的颜色,
你啊,你默默无语!
在诗人的笔下,残花与小鸟、蝴蝶同在园中生活,但将萎谢于尘的时候,小鸟会来为自己唱“薤露歌”,蝴蝶却无情地“独自蹁跹地飞去”,“又飞到别枝春花上”,不会像小鸟那样“眷顾旧情”,“到此地来凭吊我!”这种对比充分表现了蝴蝶的薄情寡义。
你会把我孤凉地抛下,
独自蹁跹地飞去,
又飞到别枝春花上,
依依地将她恋住。
明朝晓日来时
小鸟将为我唱薤露歌;
你啊,你不会眷顾旧情
到此地来凭吊我!
诗歌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使用了“残花”这个意象,在青春已逝,即将萎谢的最后时光,借着埋怨蝴蝶薄情寡义来感叹自己的命运,通过发泄怨尤自怜不已。这种第一人称的诗歌在诗人的创作中比较多见,如仿古体诗的《妾薄命》,如《三顶礼》等。戴望舒对于古典诗词的化用是很有心得的,他曾在《诗论零札》中写到:“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可见,在这类好似闺怨题材的诗中,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古老题材中对于感情无常、昭华易逝的哀叹,以及薄情郎与苦命女这样陈旧的俗套中,而是将视角延伸到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人假借“残花”之口在谴责之余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惋惜,用了多个形容词来表现残花曾经的美好,而这种美好的消失才是残花最痛心的。这首诗带有诗人明显的早期风格特征,开头两句受到古诗的影响。其中残花、古园、明月、幽素等意象都是古诗中常用的,全诗格律整齐,用词典雅,读来哀婉悲痛,惹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