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雨巷

字体:16+-

阅读指导

这首诗写于1934年12月,收录于《灾难的岁月》。诗人描写了“灯”带给自己的多样感觉,这种完全随着自己的情绪铺就一首诗的情况,在诗人早期的诗歌创作中是少见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提出:诗歌应该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同时,诗人还主张:“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写出来。这种笔触又须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首诗就很好地代表了诗人的这种诗歌创作理论。

在诗人和灯的对视下,“灯”看见诗人“眸子”中美好温暖的往昔,这是视觉的幻象。

灯守着我,劬劳地,

凝看我眸子中

有穿着古旧的节日衣衫的

欢乐儿童,

忧伤稚子,

像木马栏似地,

转着,转着,永恒地……

而火焰的春阳下的树木般的

小小的爆裂声,

摇着我,摇着我

柔和地。

美丽的节日萎谢了,

木马栏独自转着,转着……

灯徒然怀着母亲的劬劳

孩子们的彩衣已褪了颜色。

已矣哉!

采撷黑色大眼睛的凝视

去织最绮丽的梦网!

手指所触的地方:

火凝作冰焰,

花幻为枯枝。

灯守着我。让它守着我!

曦阳普照,蜥蜴不复浴其光,

帝王长卧,鱼烛永恒地高烧

在他森森的陵寝。

这里,一滴一滴地

寂然坠落,坠落,坠落。

诗歌鉴赏

从视觉过渡到听觉,“灯焰”的爆裂声引起诗人如“春阳的树木般的”的温暖回忆。

诗人的幻影破灭了,他明白这不过是“最绮丽的梦网”。黑色大眼睛可以指前文中的“眸子”,也可以指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眷恋与回忆。

诗人回到现实之中,梦境幻灭。孤独寂寞的心情再次涌上诗人的心头,让诗人体会到了美好事物消失与理想追求破灭之后的虚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