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雨巷

致萤火

字体:16+-

阅读指导

此诗写于1941年6月,属于诗人后期的诗作。诗人早期的创作风格重视音韵与格律之美,但是在《我的记忆》等诗篇的创作中,更侧重于用口语白话的形式来进行表达,逐渐脱离了对于音韵的追求。而后期的创作中,诗人更提倡:“并不是反对这些词藻、音韵本身。只有当它们对于‘诗’并非必需,或‘妨碍诗’的时候,才应该驱除它们。”所以,这首诗虽然直白平淡,但却具音韵之美,读来隽永异常。

诗人用对话的形式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独特的个性,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幻境。

萤火,萤火,

你来照我。

诗人想象着自己已经安然地死去,但是他希望萤火虫的冷光照耀能够永恒。“照你到老”,指的是萤火虫生命之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对照,引发出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照我,照这沾露的草,

照这泥土,照到你老。

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1]

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

长成树,开花;

让一片青色的藓苔,

那么轻,那么轻[2]

把我全身遮盖,

像一双小手纤纤,

当往日我在昼眠,

把一条薄被[3]

在我身上轻披。

我躺在这里[4]

咀嚼着太阳的香味;

在什么别的天地,

云雀在青空中高飞。

萤火,萤火,

给一缕细细的光线——[5]

够担得起记忆,

够把沉哀来吞咽!

诗歌鉴赏

诗人渴望着精神世界的永存。

当苔藓将“我”掩埋,诗人的灵魂也得到了安息,此时用“小手纤纤”的温柔来比喻精神安眠的宁馨。

太阳的香味如何能够咀嚼呢?这种通感的写作手法代表着诗人心灵的愉悦;云雀、青空、高飞等词汇的运用,给人一种自由美好的遐想。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经历着和第一任妻子的离婚,同时日军的侵略加剧,香港已不是偏安一隅的安乐港了。在内外交困中,诗人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描写生命解脱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欢欣,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及眷恋,是超越了自我消亡之后仍对生命价值有所思考与追寻的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