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权共天下

太监

字体:16+-

◇ 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

史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打不死的大宋,看不懂的大明”。

大明这个奇葩的朝代,仿佛是中“墨菲定律”的毒太深,怕什么来什么,是杀不尽的忠臣良将,砍不完的乱臣贼子。

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专权的太监,各行其道,在政坛上翻云覆雨,要为明朝的衰落负很大的责任。

从明成祖开始,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到英宗朱祁镇时代,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

在这些专权太监掀起波澜之前,我们讲一个特立独行的太监——郑和。大家可能对此较为疑惑,郑和借用皇权既没有为祸朝政,也没有掌控兵权,和皇权争斗有何关联?此章的目的是切合皇权至上的论点,因为这里涉及皇权的威慑力不再是对内的管控,而是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来震慑国际。早在汉代之时就有张骞出使西域的皇权宣扬、大国至上,但是像郑和下西洋这样大规模、多频次的经济耗费来游走于东南亚地区的情况,实属历史现象的罕见之态。为了弄清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本书需对此进行讨论。

为什么出使之人偏偏是郑和

我们先说郑和为什么是最恰当的人选。

郑和出生于洪武四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南征将军傅友德、蓝玉等人攻打云南,郑和的父亲滇阳侯米里金战败被杀,十岁的郑和被蓝玉掠到南京,阉割成太监后,弄进了燕王朱棣府上当差。靖难之役中,郑和为朱棣立下战功,朱棣因此赐郑为姓,以纪念其战功,并升任他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皇帝赐姓对于臣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许多一品大员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郑和多么受朱棣的器重。

最重要的是,郑和具有回族人的身份,他的家人有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因此他从小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在舰队招募过程当中,有相当多重要的成员都是回族穆斯林。比如郑和的助手马欢(著《赢涯胜览》)、费信(著《星搓胜览》),都是回族穆斯林。这些特殊的身份在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在到达南亚等佛教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地区是有极大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