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理化通俗演义(插图版·全5册)

第六十四回 战乱将起实验室已难平静 为渊驱鱼科学家云集美国

字体:16+-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

上回说到玻尔来访,给爱因斯坦带来一个重要消息。要知这条消息是什么,还得从这条消息的来源说起。

自从卢瑟福第一个用α粒子做“炮弹”轰击原子得到质子以来,许多科学家都感到这是一条通往原子核内的大道,于是纷纷向原子核开炮,希望能看到过去没有发现的东西。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得到一种不带电的粒子——中子。有趣的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查德威克轰击铍时,铍原子变成碳原子……要是这样一直轰击下去,还能发现多少秘密呢?元素之间一定还有我们未知的重要规律。

在人们向原子大进攻的炮击战斗中有一位女炮手,她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娜。1933年(就是爱因斯坦流亡美国的那一年),她和自己的丈夫约里奥一起用α粒子轰击铝,却得到了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同位素——磷的放射性同位素,从而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伊伦娜和她的丈夫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很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成长为有出息的物理学家而高兴,她深知这个发现所启示的重大意义,可惜由于她长年接触放射性而得了不治之症,几个月后便不幸去世,卢瑟福亲自为她写了讣告。

居里夫人在指导女儿伊伦娜做实验

在英国、法国所进行的这些工作现在由一位意大利人来接班了,他叫费米(1901—1954年)。

费米小时候就已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父亲的一位同事便有意识地培养他,给他读数学、物理方面的书。当他还是一位17岁的中学生时就具备大学研究生的水平了。后来他在比萨大学读书,这个伽利略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处处给他以科学的召唤。他每次走过那个世界闻名的斜塔,都肃然起敬,伫立片刻。大凡一个人成才之前总要有一个巨人将他托上自己的肩膀,费米也是这样。这时罗马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柯比诺认定,费米就是复兴意大利物理的希望,专门在罗马大学设了一个理论物理学讲座,聘请26岁的费米来任首席教授。费米在自己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青年物理学家,他们自信伽利略的故乡在物理研究方面不该落在英、法、德等国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