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歇尔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他家境贫困,十五岁便在军乐队供职,吹拉弹唱无一不会,尤其是吹得一手好双簧管,其声昂扬时响遏行云,婉转时如泣如诉。许多乐团都抢着要这个少年演奏家。但是由于法国战乱,到十八岁那年,赫歇尔只身流亡英国,在一个乐团里以演奏手风琴为业,很快他便誉满伦敦。只要他在台上左手拉动风箱,右手打起琴键时,全场听众就感到那风箱里挤出的音符像都钻到了自己的血管里,全身让这风箱扇动得激动不已,脚尖不由自主地打着节拍。到**时,狂热的观众就一起击掌伴奏或干脆引吭高歌。读者或许要问这赫歇尔哪来这手好功夫,能使他的观众神魂颠倒到这般田地。你或许有所不知,大凡从事某种技艺都有两个阶段,一是模仿,二是创造。有的人只能停在第一阶段,将别人教给的技艺练得纯熟,就像学着画圆圈,再好也只是个圆而已。但有的人很快就不满足于此,必得精通其中规律,再探新路。他熟中有巧,巧中有变,变而后新,新而后创,就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了。
赫歇尔虽是爱好乐器,但他不止于会吹会拉,他还要钻研乐器的结构,弦的长短之比,管的粗细之别,孔的大小之分;他还要研究乐理,声音的高低,音域的宽窄,和声的共鸣与和谐,这便要用到数学知识。于是赫歇尔便又由此闯入了数学领域,他得了数学这个武器再去指导演奏,音色、音高便精确得不差分厘,那美妙的乐声按摩着听众的耳鼓,梳理着他们的神经,鼓**着他们的感情,自然使人如沐春风了。
赫歇尔
但是数学这东西却不是只管音乐的,它是一门与其他一切学科都密切相关的学问,它是一个十字路口,只要往这里一站,条条大道都在眼前。像牛顿当年得了数学之精妙便立即在力学、光学、天文等方面打开局面一样,赫歇尔今天得了数学方法,哪肯再偏安于音乐一隅?他立即将视线转向浩渺的天空,决心要计算出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但是谈何容易!观察需要望远镜,需要仪器,还需要时间,谁来白养活他这个业余天文爱好者?于是赫歇尔就只好继续去演出,但这已不是他所愿意从事的职业了,只是为了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以便进行天文研究,他就这样节衣缩食开始了自己艰苦的科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