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普朗克和能斯特专程到苏黎世劝说爱因斯坦到柏林来工作,盛情难却,爱因斯坦便于1914年4月走马上任,从此在柏林度过了十九个年头。
爱因斯坦刚到柏林不久就遇到两件大事,一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是他的妻子米列娃与他分居,带着两个孩子回苏黎世去了。米列娃是他大学时的同学,俄国血统,性格倔强,她总认为自己也是很有科学天分的,而爱因斯坦这样把孩子和家务都压在她身上,耽误了她的成就,便决定分手。好不聪明的女人!其实,这样一个世界伟人整个都是属于你的,你与他已融为一体,夫又何求呢?纵然不能如玛丽与居里那样比翼齐飞,就如爱玛与达尔文那样红花绿叶,也同样会家庭幸福,有功于世,何必要单枪匹马自闯江湖呢?青年读者或许从这三个科学家的家庭组合中能悟出一点儿道理。
爱因斯坦依旧是个年轻人(他当时三十六岁),个子不高,长方脸,深黑的、略微夹杂着几根灰白的头发,长而且密,卷曲着耸在高高的眉毛之上,他的鼻多肉且凸,他的嘴小而唇厚。双颊丰满,下巴圆润,留下一小撮剪得短短的胡子。一口生硬的法语,不时穿插一两句德语。他活泼,富有朝气,喜欢笑。不时在最严肃的思想(交换)中,夹杂着几句俏皮话。
……没有任何德国人的言行能像他这样自由自在。换一个人也许会在去年这一可怕的时期里深受孤立的折磨,但他却毫不如此。他大笑。他发现在战时仍有可能撰写自己最重要的科学著作。
罗曼·罗兰这里说到爱因斯坦一到德国就受“孤立的折磨”,又说他在写重要著作,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大战一爆发,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德国军队疯狂地向外侵略,国内实行总动员,许多科学家也穿上军装。而当时最著名的学者文人联合发表了一个为德国扩张政策辩护的声明,说:“要不是由于德国的赫赫战功,德国文化早就**然无存了。”这个声明共有九十三个人签名,学术界的显要人物几乎全包括在内,连普朗克、伦琴的名字也赫然其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十三人宣言”,它使一些科学家留下了终生遗憾的污点。声明起草者也找到爱因斯坦,他虽然新来乍到,却义正词严地宣布:“我是和平主义者,我反对一切战争!”接着他也出面起草了一份与“九十三人宣言”对抗的“告欧洲人民书”,但是除他一人签名外,其余只有三人,都没有什么名气。当时他确很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