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李筱懿说,先谋生,再谋爱。谋好生,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对女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一生,所有人都是过客,只有自己才是故乡。
苏青决定离婚,她并不确定自己能否创造出幸福,但确定只有离婚才能为自己赢得尊严。
从中学时代起,苏青便热衷于写作。1935年,为了抒发产女的苦闷,苏青创作了一篇散文《产女》,投稿给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杂志。后来,这篇散文的题目改为《生男与育女》发表,这算得上苏青文学创作的开始。
离婚后的生活是艰难的,尤其是像苏青这样带着孩子,又没有经济来源的离婚少妇,她终于体会到,艰难的生活从不轻易施舍给任何人怜惜。
她四处托人找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只有少得可怜的薪水,孩子们的日常开销都难应付。苏青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发表过文章,终于决定要发挥所长,以文谋生。
说来可笑,一个天生的文学才女,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竟然是快要活不下去。
苏青开始向各大杂志投稿,她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散文《论离婚》,笔触尖锐,终于引起了《古今》杂志的注意。这篇文章发表后,时任伪上海市市长的陈公博颇为赏识苏青的文采。
她曾这样描写陈公博:“在辣斐德路某照相馆中,他的16寸放大半身照片在紫红绸堆上面静静地叹息着。他的鼻子很大,面容很庄严,使我见了起敬畏之心,而缺乏亲切之感。”
虽然缺乏亲切之感,但他们还是逐渐“亲近”了起来。后来,苏青在上海爱多亚路160号106室创办了天地出版社,发行《天地》杂志,社长、主编、发行人,都是她。
仔细想来,苏青与陈公博并未多么亲近。她夸赞他的鼻子,不过是一句无心的赞美。可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鼻子还代表着男性的**。于是,苏青对陈公博鼻子的称赞,引来了他人的联想,觉得她是在称赞一个男人的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