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童年学唐诗,最先会背的可能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什么抬头看着月亮就会思念自己的故乡呢?在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日子。游子离家远游,不能回到故乡,便只好望月以寄思乡之情,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也在同一轮明月下,同一时间正在望月思念着他们。因此,在中国的诗歌中,那一轮圆圆的明月,常常象征着思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关于月亮和思乡情结的诗篇不可胜数。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的题目《月是故乡明》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后,杜甫和他的弟弟因为战乱而离散。在古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无法与亲人实时联系,写信常常也要十天半月才能收到,因此杜甫只能默默地挂念弟弟,把思念和担忧之情表达在诗歌里。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用简单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厚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望月思乡的不朽诗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到现在依然是人们在中秋佳节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海上升起了圆圆明月,你我虽然分隔天涯,此时却都沐浴着同一轮月亮的光辉。这两句诗毫无雕饰渲染,仿佛脱口而出一般,却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广远宏大的意境。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感怀月亮的千古名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天上明月与人间情怀的相互映衬,使得“中秋明月”这一独特的意象化身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变成中国人特有的月亮情结。中国人眷恋故乡、祈盼平安的心情,在纯净如水的月光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