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发生的变局苏东坡完全不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在惠州这片新天地生了根,找到了生命中的崭新趣味。
自从头年修成了丰湖上的苏堤,苏学士在惠州城里渐渐有了名气,走在街上,士绅、商贩、村夫农妇都来跟他打招呼,苏轼单纯热烈,又像在黄州一样,觉得惠州这么好,不如永远定居于此算了。从此不把自己当“外人”,更加热心为百姓办事。眼看到了播种时节,农夫们开始在田里插秧,苏轼小时候干过农活,也会插秧,看别人忙活心里痒,也下田帮着插了几把,可是当官四十年,哪吃得了插秧的苦?插了两行就不行了,回来后腰疼了好几天。
无故受了一场累,苏学士忽然想起来,蜀地有一种农具叫“秧马”,干农活的人可以坐在上头插秧,不会这么腰疼。赶紧找了张黄麻纸,就在上头画起画儿来。
朝云从外头回来见丈夫在桌上画东西,过来一看,画的是个老头儿光着两条腿骑在一条怪模怪样的“小船”上,手里拿着一把“草”,不知干什么。就问苏轼:“大人画什么呢?”
苏轼指着那条“小船”说:“这个东西叫‘秧马’,我们家乡人插秧的时候就用它。你看它圆肚平底两头翘,前头可以挂秧苗,后头的船肚儿里是放稻谷的。插秧的时候,人坐在‘秧马’中间,两脚蹬地,把秧苗挂在‘秧马’头上,拿一根苗,不用弯腰就可以插在泥里,然后两脚往前一蹬,‘秧马’后退一步,就可以再插一根秧苗。这样一天下来能插几亩地,也不会累得腰酸腿疼。收稻米的时候也可以用它,人骑在上头,割一把稻子就扎起来放在后头的‘舱’里,到了地头上,把‘秧马’里装的稻谷卸下,回来再割。总之不用弯腰费力,又快又省劲儿。”
苏学士说的这个“秧马”是当时人种稻谷的法宝,可朝云身世所限,对农活儿一窍不通,虽然苏轼说了半天,仍然弄不懂,只管笑他:“画得真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