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东坡传:全三册

五 苏夫人病逝了

字体:16+-

朝廷里那些阴谋诡计外放做判官的苏轼毫不知情。就算知道也没用,以苏子瞻的性情,必然看不透内里的玄机,以苏子瞻的官职,也没有插手这件大事的资格。

英宗治平元年十二月,苏轼在凤翔三年任期已满,奉诏回京另有任命。于是苏子瞻辞别了陈希亮大人,带着夫人和已经六岁的长子苏迈离开多灾多事的凤翔府返回京城。

此时的苏轼一心挂念父亲和弟弟,真是归心似箭。哪知人不留客天留客,刚进京兆府,一场鹅毛大雪连下七昼夜,官道上的积雪没过了车辕,苏轼夫妇只得在华阴的驿站住下,本想雪后即行,哪知大雪才停,天气骤寒,朔风如雷,原本三尺厚的雪全冻成了一尺多厚的冰疙瘩,更走不得了!眼看回家过年已成奢望,苏轼只能托人给在京师的父亲和弟弟带信,说明自己的难处,一家三口就此困在了驿站上。

驿站只是个歇脚吃饭的地方,比不得在家,食宿都不尽人意,苏轼官儿又小,安排的住处寒酸简陋,连热饭热茶都照顾不到,天气又冷,一个不留心得了感冒,几天就把夫人、儿子都传上了,一家三口裹在棉被里瑟瑟发抖,喷嚏不止,治平二年的新年就这么熬过去了。直到开春冰雪消融,苏轼急着回京,也不管泥泞满地车马难行,一家老小病体未愈,就急着赶起马车上路,正月底回到汴梁,苏老泉和弟弟苏辙都到城外来迎他,一晃三年不见,父子兄弟感慨万端,还没说话已经抱着哭成一团。

回京后,苏轼到吏部投帖述职。随即被认命为差判登闻鼓院,从六品衔。

登闻鼓院属谏院管辖,是个专门接受百姓诉状的衙门。大门前摆着四面“登闻鼓”,百姓如有冤情可以来此击鼓鸣冤,递上诉状,由登闻鼓院转报有司审理案件。

相对于明、清两朝“民告官,有理无理先揭一层皮”的黑暗制度,大宋朝这个直接受理百姓冤狱的登闻鼓院真是个了不起的机构——可见宋朝的政治制度比明清时代更开明。可惜苏子瞻所授的“差判登闻鼓院”是个不起眼儿的差事,唯一的公事就是有人来击鼓鸣冤时出来接个状子。然而进京击鼓鸣冤的人毕竟不多,接状子的差判官员倒有六位,喝着茶烤着火整天没事可做,苏轼干脆早上去点个卯就回家陪伴父亲,什么事也不管。就这么混了一个月,忽然来了旨意,命苏轼准备赴学士院试,成绩优异即可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