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东坡传:全三册

六 一肚子不合时宜

字体:16+-

元祐三年,是一个没被人注意到的“分水岭”。在这一年,曾和司马光共同执掌朝政的宰相吕公著因为年老多病交卸了宰相之职。

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这是著名的“嘉祐四友”,他们四个人代表着从仁宗朝到神宗朝整个国家最成熟、最有活力也最有能力的一代人。如今“嘉祐四友”之中王安石、司马光去世了,韩维隐退了,吕公著也因为老病而退休了,后头的大臣们几乎没有一个能接他们的班,这预示着给大宋王朝带来百年辉煌的“能臣时代”悄悄结束了。

由于神宗皇帝对整个朝廷控制了十八年,打压了十八年,整整一代正直纯臣都被外放,而且久久不能招回,这些人对朝廷政务渐渐生疏,应该磨砺而出的宰相之才都没炼成。加之太皇太后在哲宗元祐初年清除了“三司系”——史称“元祐更化”,又使朝廷更加空虚。

太皇太后是个高明的政治家,她知道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一批干练的大臣,恢复朝廷元气,将来让这些人辅佐哲宗皇帝,重建太平盛世。

可惜,这只是太皇太后一个人的想法。在眼下的朝廷中,还有另外两种“想法”正在悄悄酝酿。

第一个有想法的人,是十二岁的哲宗皇帝。

眼看着祖母把持朝政,大臣们凡事只和祖母商量,冷落了他这个皇帝,哲宗皇帝十分不满,心里一直想着怎样赶走祖母,夺回皇权,像父亲神宗皇帝那样大权独揽,甚至比神宗皇帝获取更多的独裁之权。

第二个有想法的是司马光当年提拔起来的一群“嫡系”。这些人被提拔的目的是帮助司马光清除“三司系”,可当他们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之后,心里的想法竟和当年“三司系”那帮大将们一样,他们要做宰相、做枢密,要掌握台谏、夺实权,把整个朝廷抓在自己手心里。要做到这一点,这些人就必须清除异已。而第一个要打倒的就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