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来过故宫的人,手机里都会有一张和故宫三大殿的合影,然后再发个朋友圈:“故宫我来了!”
前朝三大殿是故宫中轴线上最壮丽的部分,它们坐落在高高的石台上,如果你从天空俯瞰,这个石台是一个大大的“土”字形,古人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须弥座。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把三大殿建在一个高台上,还特意弄成了“土”字形呢?
首先来看这个石台的高度。这个石台高8米左右,站在上面往下看,视野相当好,可以360度全景俯瞰三大殿区域,完全就是故宫的最佳观景平台。不过这个石台最初设计时并不是为了给皇帝看风景的,它有很多的讲究。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高台让木结构大殿免受水淹,可以防潮、防水,还可以防震,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这样的高台设计并不是明清皇帝的创意,自古以来,帝王们就崇尚“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风格,比如晋灵公当年就想造九层台,可惜造了三年也没完工;楚国造“章华台”,这台子很牛,又叫“三体台”,据说登台时得休息三次才能到顶;还有秦的咸阳宫、阿房宫,唐代的大明宫等都有高台建筑,反正皇帝就是个“高台控”,也许站得越高,皇帝的成就感越强吧。
宫殿建在高台上也是等级的体现,越是等级高的大殿,其台基也越大,像前朝三大殿,尤其是太和殿,这是宫里乃至全国等级最高的一座,它的台基当然得最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东西长64米,南北宽37.21米,建筑面积达到了2381.44平方米。
这个石台基除了高和大之外,名字也很响亮—“须弥座”。关于“须弥”,《西游记》里曾写到过一座“小须弥山”,在这山上还住着位灵吉菩萨,正是他给了孙悟空定风丹,孙悟空才制服黄风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