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是故宫的正门,这个“午”并不是吃午饭的意思,而是因为它刚好位于南北轴线的南方,是皇宫的正南门(古代习惯将北称“子”,南称“午”)。
故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大门,午门作为正门,等级最高,它的“长相”也和其他几个“弟弟”不太一样。
像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都是城台加城楼的模式,方方正正,而午门却多出了两个“大长条”,乍一看,就好像人的两个胳肢窝,你把两手抬平,自己就是个“午门”。这种建筑样式有点奇怪,难道皇帝当年是模仿自己的胳肢窝来建的吗?
午门和胳肢窝当然没关系,它的形制采用了皇宫大门的最高建设标准—阙门。说起这种门,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后来王菲又重新唱过。其中的“宫阙”为天子宫殿,特点就是在宫门前立有双阙。
双阙是什么呢?简单地解释,就是宫门口立两个石台,台上建小楼,因为站在上面可以远观,又称“观”或“楼观”。这种阙门形制只有在重要的宫殿、陵墓、寺庙等建筑中才能见到,是最高等级的大门,历代皇宫大多用此制。
唐朝大明宫的含元殿充当了宫门的职能,它左右的翔鸾、栖凤二阁就是左右双阙,整个平面呈“凹”字形。还有如北宋汴梁皇宫的正门宣德门,也是左右双阙,阙上还有小楼。
故宫午门的形制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继承了传统,又具有自己的风格,这样的门阙形制凸显了权力的至高无上,更兼具防御、立威和装饰的作用。
在中国的阴阳理论中,凹代表阴,凸代表阳,午门整体呈“凹”字形,门前广场为“凸”字形,凹凸结合,寓意“阴阳结合”。再者,午门处于“午位”,至阳之位,本身又是凹字形,体现了“阴中藏阳、阳极生阴”的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