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传

附录: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02

字体:16+-

(一)钢琴奏鸣曲

作品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Sonate“Pathetique”in C min.)——这是贝多芬早年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一阕,包括Allegro—Adagio-Rondo三章。第一章之前冠有一节悲壮严肃的引子,这一小节,以后又出现了两次:一在破题之后,发展之前;一在复题之末,结论之前。更特殊的是,副句与主句同样以小调为基础。而在小调的Adagio之后,Rondo仍以小调演出。——第一章表现青年的火焰,热烈的冲动;到第二章,情潮似乎安定下来,沐浴在宁静的气氛中,但在第三章泼辣的Rondo内,**重又抬头。光与暗的对照,似乎象征着悲欢的交替。

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月光奏鸣曲》〔Sonate“quasiunafantasia”(“Moonlight”)in C min.〕——奏鸣曲体制在此不适用了。原应位于第二章的Adagio,占了最重要的第一章。开首便是单调的、冗长的、缠绵无尽的独白,**裸地吐露出凄凉幽怨之情。紧接着的是Allegretto,把前章痛苦的悲吟挤逼成紧张的热情。然后是激昂迫促的Presto,以奏鸣曲典型的体裁,如古悲剧般做一强有力的结论:心灵的力终于镇服了痛苦。情操控制着全局,充满着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十几年前国内就流行着一种浅薄的传说,说这曲奏鸣曲是即兴之作,而且在小说式的故事中组成的。这完全是荒诞不经之说。贝多芬作此曲时绝非出于即兴,而是经过苦心的经营而成。这有他遗下的稿本为证。

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暴风雨”奏鸣曲》(Sonate“Tempest”in D min.)——一八〇二至一八〇三年间,贝多芬给友人的信中说:“从此我要走上一条新的路。”这支乐曲便可说是证据。音节、形式、风格,全有了新面目,全用着表情更直接的语言。第一章末戏剧式的吟诵体(re citatif),宛如庄重而激昂的歌唱。Adagio尤其美妙,兰兹说:“它令人想起韵文体的神话;受了魅惑的蔷薇,不,不是蔷薇,而是被女巫的魅力催眠的公主……”那是一片天国的平和,柔和黝黯的光明。最后的Allegretto则是泼辣奔放的场面,一个“仲夏夜之梦”,如罗曼·罗兰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