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虫漫话

07 疟蚊和疟疾

字体:16+-

由蚊类传播的疾病,有疟疾、发疹热、血吸虫病、黄热病等。发疹热(Denguefever)虽在我国南部沿海一带常有发生,但是良性,不会有性命之忧。线虫病是由一种住血丝状虫(Filaria bonorofti Cobbold)寄生在淋巴管系统中而起。仔虫在末梢血管,又由赤斑蚊等传播给别人。但这种虫只产在日本的几处地方。黄热病(Yellow feverGelbfieber)原是一种凶猛的传染病,在十八世纪中,美国有过35回可怕的大流行。可是分布区域只限于中央亚美利加、南亚美利加以及阿非利加洲的西海岸,和我国又没有什么重大关系,所以现在把以上三种病和常蚊的关系,搁过一边,且将疟虫传播疟疾的径路,来说个明白:

疟疾可分作三种,为:热带热(即是每日热、恶性三日热等)、四日热及三日热。这三种疟疾,各有各的病原体,为:plasmodium vivax Grassi etFeletti,malariae Laveran,falciparum welch,其中热带热最恶性,死亡率最高,治疗困难。三日热和四日热,虽比较好些,但四日热也是纠缠不清,难以治愈的病症。分布最广的,是良性的三日热,我国几乎全国都有它的足迹。其余两种,只限于热带地域。

最初发现蚊和疟疾有关系的,是英国军医罗斯(Ronald Ross)。他受前辈玛梭(Patrick Manson)的通知,知道蚊是传播疟疾的,就着手研究鸟类疟疾和Culex quinquefasciatus蚊的关系,于是就明白:这种鸟类疟疾病原虫,由吸血而入蚊的胃中时,就在那边生出球状的雌性配偶子,和细长的雄性配偶子,不久又合并而成(呈)纺锤形的结合体,贯穿胃壁,集在外部,成一个大的囊状体。此后,囊状体的内容物分裂,成许多胞子前体,胞子前体更分裂,便成细长形的胞子虫(即种虫),种虫穿破被囊,入蚊的体腔,再前进而达到唾液腺,等待蚊的再去吸血。1898年,他才将观察的结果发表。此后玛梭再继续研究,1900年,将在意大利吸了疟疾病人的血的蚊,带到伦敦热带医学校来,使它刺自己的儿子P. Thurbun Manson和George Warren,果然他们害疟疾病了。两年后,1902年意大利人苦拉希(Grassi)发表关于人体疟疾病原虫,在欧罗巴疟蚊(Anopheles maculipennis)体内的发育变态的精细研究,认定人体疟疾的病原虫,只能在疟蚊类中Anopheles蚊的体内发育和变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