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乖,摸摸头2.0

私园在诠释怎样的一种空间实有呢?

字体:16+-

当精神需求在借助私园得以展现的时候,私园也借助精神需求阐述出其本该应有的空间道德上的特质,这种空间是不强加于人的。它不具有对外扩张和控制的欲望,也就不会对外界产生压力。私园在与邻里的边界上只是构筑了一面普通的围墙,在私园内部也没有树立任何高度的标识来统括整个区域。

这种空间对内也是低调的自尊,充满的是如一的平和与亲切。很难在私园中看到绝对和唯一。私园中存在主次、秩序,却不存在完全围绕某个景致去展开私园的建造,不需要完全明确的空间界定和秩序维护。一切只存在于似断未断、似隔未隔、似到未到的暧昧中,只存在于在曲径通幽和连绵不绝中展现变化。私园里的空间也没有去刻意限定人的体验路径和体验过程。即便存在选择,往往也多是提供出几种多样的选择。私园似乎还有点拖泥带水,就像一封家书在不断靠废词冗句来让人感觉到亲切和温馨……仔细回味,原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才是长久以来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空间的道德特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民主,才是历代以来文人们所推崇的至高层面上的道德。

原来,建造不是紧张地要让个体的独特气质高度集中起来给予明确显露,而是要通过建造物、花木和人之间的互动体验来实现。

原来,私园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做出来的精致。这种放松让建造多是近人尺度上的实际体验而不是超人尺度,是在诠释万物的共生共存状态而不是侵占。这种精致不显山不露水,它不是花力气在装饰的细节上而是放在对实际体验感知的琢磨上(即便是体验本身也常常是宽松有余而紧张不足)。这种建造的特质在表达上不是先去精确定义组成的每个要素并进而建立起明确结构的关系,而是着力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关注。建造是通过平衡各个要素间的关系来确立基本的形态。至于各个要素的定义,因为并不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总是显得宽泛和模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