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乖,摸摸头2.0

每一个瞬间

字体:16+-

现在是2018年12月27日凌晨四点,全世界都是睡着的,独留面前这灯盏。

从苍山上跑下来的风撼动着我的阁楼,我已在这个阁楼上闭关写作近三个月。

我写这篇文字时一直循环放着二宝的歌,此刻只有一点点的孤单。

《风马少年》成文于2013年,是我写过的最短的文章之一,应该也是最拙劣的之一。

不论措辞还是行文都太过用力,赤油浓酱,太多没有节制的感慨。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子的,越是写的时候**澎湃把自己感动得不行,多年后读来越是汗颜。

汗颜于行文,却并不汗颜于想抒发的那份情。

拙便拙吧,并不想否定当时的那份浓冽,故而,今朝再版,一字不改。

写过很多关于怀念的文字,大多与友情相关,《风马少年》即是其中一篇。关于对友情的执念,其实可以追溯很远。

我算是第一茬独生子女,童年和少年时代生长在东部沿海的小城,大院里同龄子弟极少,没有玩伴。那是一个电视还不太普及的年代,什么娱乐项目也没有,印象里课业时间之外,最常去的是父母单位的图书馆,暑假寒假,一待一整天,自己开门自己锁门,除了我以外,一个活人都没有。

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一个凄风苦雨的黄昏,十二岁的孩子读完了《块肉余生述》的最后一行字,趴在窗前看电闪雷鸣,恍恍惚惚间的那份怅然若失,仿佛刚刚走完了一生。

一整个青春期也都是孤孤单单的,走读生没有扎堆吃食堂的机会,放学后也是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如果轮胎没气了,也开不了口去借打气筒,自己推着走。

那时内向,在学校里也没朋友,没有过从亲密的小伙伴,这导致了我后来缺失了很多80年代初生人的必备技能——比如打群架,比如组团打电子游戏,比如组队踢足球打篮球……好像所有需要集体完成的有意思的事情,在我这都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