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作为宋代贡献并非最大,但是知名度最高的文人,苏轼一直就是广大学子的“救命恩人”,没有苏轼,很多人未必能写完高考作文。
实际生活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他的文学才华不必多说。其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书法、画作其实也是臻品,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对这样一位唐宋八大家里面最有灵性的作家,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是《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的作品集,还应该记住一个故事:8—10岁的苏东坡,在他落第的老父亲苏洵游历江淮时,由母亲看管,在家读《后汉书》,一天他突然被名士范滂的事迹所激励,哭着问母亲:“我长大后可以做范滂吗?”母亲回答:“我是可以做范母的。”(详见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他长大后,没有辜负他幼时许下的诺言,在那些有意思的故事、颠沛流离的生活、穿透心灵的佳作背后,是他那一颗炽热的心。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9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00),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01)。渺渺兮予怀(102),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0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104),泣孤舟之嫠妇(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