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是一种症状,它不是一种疾病。临**孩子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很高,所以发热也是出现率比较高的一个表现。孩子发热了,家长就很焦虑:“我家孩子发热了,这可咋办呢?”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将肛温≥38 ℃或腋温≥37.5 ℃定义为发热。
临**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 ℃为低热,38.1~38.9 ℃为中度发热,39.0~40.9 ℃为高热,≥41.0 ℃为超高热。
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的体温可以因性别、年龄、昼夜和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哭闹、气温、衣被厚薄等影响,而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所以不要发现孩子体温略有变化,就大惊小怪,采取不适当的措施。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再者,发热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温度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确定病理学发热以后,应该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家长要警惕的是,在一些疾病中,可能不会伴随发热的症状。一些机体抵抗力低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也很可能不会发热。
目前研究显示,不应将恢复正常体温作为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降温治疗不能降低发热性疾病的病死率,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因此家长们要注意,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仅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