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在路边看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嚷嚷着说自己口渴,要喝水,可站在她身旁的妈妈却只是冷冷地回了句:“现在知道口渴了?没有水,给我渴着!”
这时候小女孩已经急哭了,可妈妈继续不为所动地对她说:“这就是你刚才让我买棒棒糖吃的代价。记住,自己做了什么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听完妈妈教训小女孩的全过程,朋友才搞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刚才母女俩到超市买水,小女孩却吵着要买棒棒糖。妈妈告诉她:水和棒棒糖只能买一样,买了棒棒糖就没钱买水。妈妈现在不给小女孩水喝,就是为了惩罚她刚才要买棒棒糖。
惩罚并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
通过惩罚让孩子吸取教训,看似很有原则,其实做错了。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位妈妈的做法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重要的前提是应该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和逻辑去跟他说清楚。就像这个妈妈,对一个4岁的孩子说“自己做了什么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让她理解其中的因果逻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呢?
和很多家长一样,这个妈妈没搞清楚:学会承担责任,对孩子来说是个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错把惩罚等同于教孩子负责的手段。
为了惩罚孩子吃糖,就不给她喝水,除了让孩子感到难受、害怕,我想不出来有任何好处。
很多人可能觉得:孩子吃糖是对身体不好,妈妈让她长长记性有什么不对?
我能理解这个妈妈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急切心理,可是这样的办法、这样的说理方式,其实达不到她的教育目的。
作为一个孩子,想吃糖是她的天性,并没有错!相比之下,这个妈妈想教孩子负责是真的,但挖了个坑让孩子跳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