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事情讲得既严峻又具体,按照我上面说过的老子的思维节奏,又要平平心气来仰望一下他的精神灯塔了。
这次,他要换一个角度来描述道。原文是——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里有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字:“朴”。这个字,在老子哲学中有特殊地位。大家一定记得,在第十九章里有“见素抱朴”的说法;在第二十八章里有“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的句子,这个“朴”就带有归结性的意义。到了这一章,“朴”的地位更高了,几乎成了“道”的代称。
那么,应该怎么理解这个“朴”?明代释德清在《老子道德经解》中说:“朴,乃无名之譬。木之未制成器者,谓之朴。”现代陈鼓应取义较近,说“朴是没有雕琢的木”。但是,汉代的王逸在注《楚辞》时,把朴说成是大木头:“条直为材,壮大为朴。”而现代高亨则认为“朴”是树根。
这种种说法,都离不开木:无名之木、未制之木、未雕之木、壮大之木,直至树根。我认为,老子比较看得上的,是无名之木、未雕之木。但他倒不怎么在乎木,而在于无名、未雕这两个特性。
因此,当我在老子的论述中看到这个“朴”字时,脑子里出现的是这样一个概念:一种无名、未雕的存在。但这样一个概念不适合出现在翻译中。为了译文能保留老子文句的凝练美,我在另一个译本中仍然让这个“朴”字单独出现,打一个引号,表示这是一个“单字命题”。但这么一来,似乎留给了现代译文一个未化的硬块,所以有的研究者就用了“真朴”这个词,有一点解释的成分。但是,“真朴”在古今汉语中都显得生疏,因此我就用了很普通的“质朴”一词。我希望读者明白,这很像形容词,却更靠近名词,是指一种质朴的存在,也就是前面说的那种无名、未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