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通释

第三十八章

字体:16+-

上一章最后说,要以“朴”去镇服“欲”,是为了回到“静”。老子认为,“朴”的无名、未雕的状态,就是“静”的特征。

无名、未雕,也就是不做任何表现。因此,老子所追求的“静”,很防范表现。

只要一表现,一切都闹腾起来了。一闹腾,很多概念、名号也都涌出来了,人们必去争取,随之也就走向了浮薄和虚华。时间一长,也就滑向了愚昧和祸乱。起点,就在于表现的欲求。

“表现”是一个现代词语,《老子》原文里没有,却又处处与它有关。

这一章的原文,很多读者会觉得很“绕”,因此要尽快翻译出来。先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对现代读者来说,这段文字中的“德”、“仁”、“义”、“礼”已不是日常用语,缺少划分的共识,而“无以为”、“有以为”这样的虚词结构又离现代语文太远,因此就有点绕不出来了。那就先让翻译做一点技术上的帮助吧。但也只是在技术上,因为对“德”、“仁”、“义”、“礼”的分别解释太麻烦,而老子恰恰并不重视它们。于是,我们也就顺着老子的意思,只把它们作为话由,而不一一为它们“宽衣解带”了。

翻译如下——

“上德”不表现德,所以有德。

“下德”在表现德,所以无德。

“上德”主张无为,所以不表现作为。